8·15電商價格大戰的硝煙尚未散盡,在京東、蘇寧及國美關門清算之際,9月5日,發改委價監局初步調查認為,在此次價格戰中,有的電商企業的促銷宣傳行為涉嫌虛構原價、欺詐消費者;而被價格大戰嚴重邊緣化的凡客,卻出人意料地開始對旗下如風達進行大幅裁員。
曾經,凡客CEO陳年稱"凡客不值錢,如風達值錢".但此話說出不到一年,陳年就開始對"值錢"的如風達快遞進行裁員瘦身。
是什么促使陳年對待物流的態度發生了逆轉?
近日,凡客旗下的如風達快遞公司員工向記者爆料,稱如風達快遞裁員比例高達50%,達到2000人。如風達原先覆蓋的26個城市將裁撤至6個。同時,對于如風達撤出的二三線城市站點,凡客將其配送服務交給合作的第三方物流。
凡客公關總監焦宏宇向《IT時代周刊》記者證實,裁員是凡客內部進行的優化和調整,屬于正常的調整,從今年年初就開始,裁員比例尚不清楚,但沒有外界說的2000名那么多。
據業內人士分析,訂單不足是如風達快遞面臨的主要問題。盡管除了凡客的內部訂單之外,如風達還承接了優購、小米、優衣庫、果殼、易購等公司的配送訂單,但凡客目前的訂單難以支撐如風達快遞的增長,且如風達并不具備規模效應,其成本高于第三方物流成本。
當電商營收的成長與物流不適應時,物流的去留自然就成了電商兩難的選擇。
實際上,物流成本已經成為凡客沉重的負擔。據知情人士透露,凡客2011年平均客單價為108元,成本為71.5元,每單物流成本14.5元(客戶支付5元,凡客補貼9.5元),分攤營銷成本26元,分攤其他運營成本約23元,合計每單虧損27元,物流費用率(物流費與總收入的比例)高達13.5%.
其實不僅是凡客,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國美、當當網、庫巴等電商企業在自建倉儲物流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真金白銀,而隨著地價和人工成本的升高,物流費用一直處于增長趨勢。低集中度、非標準化的物流業,拖累了電子商務的整體發展,成為電商行業發展的瓶頸。
京東商城CEO劉強東曾說,物流是京東的生命線。由此看來,倉儲物流就像B2C水桶的短板,決定了整個水桶的容積。但是,如何破解這個短板難題呢?
活在重資產的陰影下
與傳統零售商相比,網絡零售商由于沒有實體門店,不用支付租金、折舊及水電等物業費用,也不需要支付大量銷售員的工資,因此,在電子商務剛興起的階段,業界一直認為電商屬于輕資產模式。
輕資產的特點,正是電商企業與傳統零售商相比,具有的最大優勢。
然而,電子商務只是構建了一個虛擬的網絡銷售平臺,這張網要"落地",必須融合一張實體的物流中心網。隨著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物流配送費用、廣告費用、技術研發和IT類投入也隨之增加,讓電商從輕資產逐漸向重資產過渡和轉變。而物流成本也隨之成為電商企業"最沉重"的支出。
凡客誠品從2008年開始加大自有物流體系的建設力度,如風達快遞從最初的不到50人的規模發展到最高峰時期超過4000人,覆蓋范圍達全國26座城市的150余個站點。但隨之而來,凡客面臨著外界質疑其資金鏈存在問題、高庫存問題和IPO延后等問題,物流的壓力已經讓這個"快"公司無法快起來。
同樣背負物流沉重壓力的還有京東、蘇寧易購、當當等自建倉儲物流的企業。
2009年,京東商城獲得了2100萬美元的外部投資,其中70%用于自建物流體系(包括建立自有快遞公司).2010年2月,獲得老虎環球基金1.5億美元的投資后,京東大手筆地在上海建造一個超過20萬平方米(相當于8個鳥巢)的"亞洲一號"倉庫。
近5年來,京東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217.27%,甚至出現物流增長跟不上銷售增長的情況,因此京東在物流上的投入加速進行。在8月15日針對價格戰舉辦的媒體溝通會上,劉強東表示,今年下半年會加速開設10多個大家電倉庫,2013年至少開設25個,京東打算建50-60個物流倉庫。
對任何一家布局全國的電商而言,建立起一個覆蓋全國的物流網絡,所需的費用都不菲。根據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估算,一般國內企業建設倉儲中心的每平方米造價在6000-8000元。按照平均一個物流基地在200畝左右,建一個現代化的倉儲基地需要投資8億-10億元。
除了京東,蘇寧易購也要籌建共計60 個物流倉庫,如果未來如期實現,兩家企業在物流倉儲方面將各自耗資近500億元,這不僅對企業現金流和融資能力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同時也是對資本市場的考驗。
京東商城期望通過"直接控制物流環節"來提高服務能力、降低服務成本。但這一模式的必然后果是,以"輕資產"著稱的電子商務行業,將背上越來越重的物流資產負擔。相關研究表示,B2C模式下的資金周轉速度一般在2倍的水平,國際大型物流企業的周轉速度在1.4倍,國內則普遍不到1倍,而經營倉儲中心的物流地產公司則僅為0.1倍。
這意味著,在同等規模下,中國電商將要面對二十倍于國際電商企業的流動資金的需求。
同樣,蘇寧為了在電商領域獲得絕對優勢,也加大了物流的砝碼。8月13日,蘇寧電器發布公告稱,擬增發債券80億元,用于電商以及供應鏈的建設。而在7月,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將個人股權質押,向弘毅融資47億元。電商平臺之爭進入關鍵時刻,張近東幾乎賭上自己全部身家。
蘇寧的老對手國美也不甘示弱,國美網上商城總經理韓德鵬對《IT時代周刊》記者表示,國美電器目前已經建立了完善的3C產品物流體系,包括30多個自有倉庫和近萬個區域的快速配送能力。未來3年,國美還將以十多個區域中心為核心,不斷拓展自己的核心網絡運營體系。
據了解,電商物流成本分為四大類,分別是倉儲管理成本、訂單處理成本、配送成本、系統使用費。隨著配送人員的增加和人工費用的不斷上漲,配送成本也不斷提高。
在母校中國人民大學的一次講座上,劉強東透露,截至2012年7月10日,京東有員工27648名,預計2012年底將增到4萬人的規模。
據了解,京東增加的人員主要是快遞人員。據本刊記者了解,每名快遞人員大概月薪4000元,新增人員(約1.5萬人)的工資每月大約為6億元(含社保).
B2C由輕變重,縱然有千條理由,然而生活在重資產下的中國電商,未來還能快起來嗎?
成敗系于物流
艾瑞咨詢一項調查顯示,選擇網絡購物的首要原因中,價格因素占48.4%,占據首位,而"方便快捷,可以送貨上門"的因素占比為25.7%.可見,價格因素和便利性是目前吸引消費者網購的最重要因素,這也是現在電商之間連續開打價格大戰、重金打造物流的原因所在。
物流成本是電商企業最大的一項費用支出,進而也是影響利潤的最重要因素。《創富志》發表的《亞馬遜賺錢"利器":物流大師》一文談到,"物流執行成本"(包括運輸、訂單處理、倉儲、收發貨和退換貨等成本)是電子商務企業除銷貨成本外的最大支出。在上世紀90年代,亞馬遜"物流執行成本"一度占到總成本的20%,目前下降到10%左右,物流成本的降低,成為亞馬遜扭虧為盈的"利器".
2011年亞馬遜收入約480億美元,增速高達40%,其毛利率近六年一直穩定在22%以上的水平,去年物流費用率為9.5%,遠低于當當網的13.1%,僅此一項就使費用率與當當網拉開了3個多百分點的距離。
當當網公關經理葉小舟表示,當當網在圖書等單項品類上是盈利的,但因為加大了倉儲建設(配送部分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以至于整體出現虧損。目前當當網在全國有11個倉儲中心,覆蓋了核心的50個城市。
記者了解到,2011年當當倉儲費用為4.7億元,平均每單配送成本6.5元。而在2009年和2010年時,當當網在沒有加大倉儲建設和卷入價格戰時,曾保持著1.2%-1.3%的凈利潤率。
垂直電商唯品會過去三年倉儲物流費用分別為61萬美元、580.9萬美元、4547.8萬美元,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21.8%、17.8%、20%.如此高的物流費用,未來能否盈利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這項費用能不能降下來。
根據申萬研究的報告顯示,相對于B2C,C2C電商平臺eBay(易趣網)由于不用自己承擔物流配送費用,保持著輕資產的方式,其毛利率連續七年一直保持在70%以上的水平(穩中有降),2011年eBay收入約為116 億美元,凈利潤率高達27.7%.
然而,這并不代表所有的電商企業都適合采取輕資產模式,電商自建物流,可保證時效的快速提升、服務意識的增強、包裹無損等,這是第三方物流企業無法達到的。
但是,自建物流將耗費大量資金是毋庸置疑的。國泰君安的報告推測,2012年京東的資金缺口在20億元左右,考慮到2013年的倉庫建設資金需求和預期虧損,為了維持兩年的正常運營,京東的融資額可能需要在80億元以上。此前更有傳言稱資本方已撤出京東。
為了改善用戶體驗,電商必然需要自建物流,走向重資產模式不可避免,而這樣帶來的是利潤率下降和資金壓力,盈利更是難以預期;然而,如不自建物流,保持輕資產模式,市場和用戶拓展就無法達到動輒200%以上的年復合增長率。顯然,物流對于電商而言,是一把雙刃劍。
物流的靈魂是供應鏈管理
亞馬遜降低物流成本的辦法或許是它的中國"弟子們"需要真正學習的。
在電商行業從業多年的電商研究者常亮告訴記者,電商自建物流的困境除了以上提到的之外,還有就是物流發展的規劃與銷售增長的規模很難做到平衡。
電商企業對未來銷售規模進行預測時,常常基于現有的銷售基數,但這種判斷往往很難做到準確。如京東根據預測籌建倉儲"亞洲一號",預計項目建成后京東商城日訂單處理能力將達到目前的數十倍,但如果未來銷售規模達不到預測的情況,物流成本就會大幅上升,企業恐將難以支撐。
劉強東也意識到物流規劃的重要性,他曾表示,未來整個公司能不能平穩快速發展,取決于物流是否成功。一旦規劃設計不合理,投資可能就會失敗,會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電商這幾年的發展速度非常迅猛,一兩年就會洗一次盤,電商間群雄爭霸,因而想要作出準確的判斷非常之難。"常亮分析。
另外,很多電商老板不是做物流出身,做物流會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物流在中國也不是一個成熟的行業。一位業內人士談到,快遞業本身很亂,做快遞要求很強的管理能力,一些地方快遞企業甚至有黑社會背景。
給物流管理帶來挑戰的,不僅僅有倉儲規劃準確性的難度,還有來自供應鏈的壓力,這也使電商的物流管理變得更為復雜。
與電商相比,傳統大型零售商的供應鏈有天生的優勢。
在供應鏈方面,京東已經開始優化。法國女鞋品牌恩雅努琪副總經理范亮談到,供應商與京東合作一般有三種方式,平臺發貨,中轉倉,商戶直接發貨。他們采取的是中轉倉的合作方式,即先給平臺發貨,平臺再給消費者發貨,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以前快消品過季賣不出去就必須要傾銷,中轉倉的方式有利于化解庫存的問題。
"在供應鏈方面,國美的集團聯合采購與獨立采購相結合的雙核優勢,是其他B2C家電平臺所無法比擬的。"盡管國美網上商城總經理韓德鵬自信滿滿,但業內人士認為,國美線下實體目前還不適合向線上轉型,而且技術也是很大的瓶頸,與當當的合作也需要磨合。
實際上,如何削減物流成本、優化供應鏈,仍是京東、蘇寧、國美等電商企業共同面臨的難題。
亞馬遜中國總裁王漢華認為,倉儲物流的靈魂實際上是供應鏈管理。他表示,所謂供應鏈管理,實際上就是把商品從生產廠商的工廠里面運到消費者家里面,如何最短、最經濟、最有效地完成這個過程。亞馬遜的優勢在于,除了不斷建設更多更大的運營中心,還要提高供應鏈管理系統的先進性。
常亮表示,亞馬遜對于供應鏈的控制做得很細致。去年提供的"晚間送貨"服務,想法源于都市上班族白天上班、學生白天上課沒有時間收貨,可以晚間收貨,這方便了客戶,同時降低了企業的物流成本。
也許亞馬遜的經驗值得所有的中國電商研究。
如果說價格戰是電商企業表面的一種爭奪,那么真正洶涌的暗戰則是物流和供應鏈之爭。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