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倉儲行業發展也必將在新的機遇和挑戰中迎來更加喜人的成績。
(一)倉儲業法規建設有望突破
長期以來,我國倉儲業一直沒有形成行業專項的法律法規。針對倉庫建設與倉儲經營中的不規范行為,商務部于2012年將《倉儲業管理辦法》列入立法計劃,已幾易其稿,2014年又列入了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商務部與國家發改委于2015年完成。《辦法》的出臺是中國倉儲行業法規建設的重大突破,對于規范倉儲經營行為,維護倉儲市場秩序,保障倉儲活動安全,促進倉儲業的健康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
(二)擔保存貨管理的行業監管啟動
隨著《擔保存貨第三方管理規范》國家標準的頒布實施,國家有關主管部門與相關行業組織圍繞規范發展擔保存貨管理將開展一系列工作。商務部與銀監會將研究出臺規范發展擔保存貨管理、防范動產融資風險的相關指導意見,銀監會等主管部門將主導建立全國統一的、基于互聯網的動產擔保融資公共信息平臺,商務部也將考慮建立擔保存貨管理企業的專項備案制度與年度信息報告制度。中倉協與中銀協將共同加強行業自律:組織起草擔保存貨“監管協議”與“監控協議”的示范文本,對擔保存貨管理企業的負責人與倉儲管理員進行職業能力水平測試,組織制定《擔保存貨管理企業評價辦法》等。
(三)倉儲連鎖化經營有望開局
隨著現代物流發展,出現了物流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其特征是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為基礎,建設智慧物流的體系。在這一背景下,如何利用互聯網思維整合倉儲資源,將倉庫貨位資源集中起來、將各個倉儲節點組織起來,實現倉儲互聯網的“云倉儲”管理和連鎖化經營將是2015年業界的關注熱點。在這方面,近年來各相關企業進行了積極探索,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多,信息技術上也沒有障礙,預計隨著商業模式的創新及資本的投入,2015年有望取得初步成果。
(四)綠色倉儲配送將取得重大進展
經過一年來的宣傳推廣,中國倉儲協會提出的“中國綠色倉儲與配送行動計劃”得到廣大生產、流通與物流企業積極響應,取得初步成效。2015年,中國綠色倉儲與配送工作將正式列入商務部流通司的工作計劃。流通司給予大力支持和推進,將重點圍繞倉庫屋頂光伏發電、電商物流綠色包裝、綠色倉儲與配送技術與產品推廣應用三項工作主抓落實。
(五)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中藥材物流的五項行業標準與一項國家標準將會全面完成;全國25個重點產區及17家專業市場的主管部門,將會根據意見要求與當地實際情況編制中藥材初加工基地與倉儲設施建設的規劃,并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廣大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中藥材經營與飲片企業與各類倉儲物流企業,都將會尋找中藥材現代物流建設的商機,加大相關設施投資力度;中倉協與中藥協將建立中藥材現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適時啟動GWP認證。
(六)鐵路貨場的綜合開發與設施改造
全國鐵路系統占有大量的貨場資源,在“計劃”體制下,貨場定位于中轉地,其業務多屬越庫作業,在“市場”體制下,特別是2014年國務院出臺鐵路貨場綜合開發政策的支持下,鐵路貨場如何向各類物流配送中心轉化,值得期待。一方面,稀缺的土地資源、相對便利的交通位置,是建設現代倉庫設施的理想地點,另一方面,在利用鐵路的網絡化布局、開發物流一體化服務、增值服務創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潛力。這不僅是鐵路公司轉型發展的機會,也可能是大型倉儲地產公司、全國性物流公司尋求合作的機會,可能對全國物流產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七)倉儲業將成為資本市場新熱點
倉儲互聯網的創新發展及其市場想象空間,金融倉儲的規范化發展及其市場潛力,高端倉庫設施的市場需求與倉儲地產的持續穩定回報,在這些因素的共同驅使下,不僅電商、快遞、零擔運輸、倉儲等物流企業加大對倉儲的投入,倉儲業也將成為資本市場的關注熱點,促使各類投資機構進入倉儲行業,帶動現代倉儲設施的投資與融資的發展。介入資本將重點關注倉儲變革帶來的機遇,關注倉儲投資帶來的新商業模式,如“云倉儲”、智慧倉儲網、倉儲金融或以倉儲為核心集成各類服務的倉儲生態系統。
(八)O2O環境下的倉儲體系整合成為大勢所趨
2014年可以說是“O2O元年”。無論是蘇寧云商、國美在線,還是大潤發的飛牛網、步步高的云猴網,無論是王府井百貨、大商的天狗網,還是世紀天樂的動批網,都是在實體網點及其銷售規模的基礎上或是同時拓展網上交易渠道,通過商品、價格、信息等各方面的整合打通線下線上的通道,但目前僅僅是開局。2015年的關鍵是圍繞顧客體驗整合倉儲體系,根據線下線上的不同需求,調整配送中心的布局、庫存結構、貨位管理方式與業務流程等,強化實體門店的倉配一體化功能。
(九)共同配送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將成為亮點
商務部組織的城市共同配送試點已經進行了兩年多,2014年在10個城市進行共同配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的試點,并要求探索各城市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業內專家認為,城市共同配送,既有生產、批發、零售等企業的合同式物流需求,也有電商、農批市場、零擔運輸等方面的分散、零星物流需求,共同配送的關鍵是盡可能集中倉儲貨源、合理調度配送車輛,既滿足一城之內的資源共享,也實現多城之間的資源共享,成功的核心在于兼顧各方利益的商業模式創新。在城市及區域配送中,托盤及周轉箱循環使用的效率與效益將會逐步體現。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