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業信息化基本建設
1、物流業信息化投資率較低
2010年,82. 75%的物流企業進行了信息化投資,但投資率較低,其中,31. 03%的企業信息化投資率不足1%,34. 48%的企業信息化投資率在1%-5%之間;僅17. 24%的企業信息化投資率超過5%。
圖2-6物流業信息化投資情況
2、信息化人員比重較低
監測結果顯示,48. 28%的物流企業信息化人員比重不足5%,20. 6g%的企業信息化人員比重在5 %-20%之間,僅13. 79%的企業信息化人員比重超過20%。雖然專業信息化人員比重不足,但信息化人員己成為傳統物流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82. 75%的企業擁有信息化人員,其中44. 83%的企業擁有10人以上信息化人員。
圖2-7物流業信息化人員情況
3、信息化基礎設施較為完善
2010年第四季度,93.1%的企業擁有計算機,86. 21%的企業擁有內部寬帶網,其中,31. 03%的企業人均計算機擁有量達到50%以上,44. 83%的企業內部寬帶網達到50M以上。
(二)物流業信息技術應用
1、條形碼、電子標簽等技術得到基本應用
2010年第四季度,條形碼、電子標簽以及電子單證等技術得到基本應用,其中,條形碼應用率達到72.22%,電子標簽應用率達到43.75%,電子單證應用率達到68. 42%,這些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業的信息化水平。
圖2-8物流業信息技術蓽項應用情況
2、物流軟件普及率較高
2010年第四季度,物流業物流軟件普及率達到77. 59%,其中,運輸管理系統、車輛追蹤系統的應用率最高,均達到82. 75%;庫存、倉儲、配送、客戶管理、車輛調度以及企業資源計劃等系統應用率均在5 0 %以上;采購、供應鏈管理以及裝載優化系統的應用率較低,分別為24. 14%、20. 69%和6.9%。
3、專業信息交換方式應用程度較低
監測結果表明,物流企業與外部主體業務信息交換中,專業信息交換方式的應用不足,EDI(電子數據交換)的使用率僅占12.32%;電話、傳真仍然是主要的信息交換方式,分別占37. 00%和l8.64%;互聯網作為新的信息技術應用率較高,達到31. 5g%。
(三)物流業信息化應用效果
1、訂單(運單)準時率較低
監測結果表明,物流企業訂單(運單)準時率較低,訂單(運單)準時率達到80%以上企業僅占58. 62%,20. 6g%的企業訂單(運單)準時率不足50%,無法滿足客戶需求,迫切需要企業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提升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提高訂單(運單)準時率。
圖2-9物流企業與外部主體的業務信息交換方式情況
2、大部分企業物流成本得以降低
監測結果顯示,62. 5%的企業物流成本得以降低,其中,29. 17%的企業物流成本降低率達到10%以上,20. 83%的企業物流成本降低率達到5%一l0%,企業倍息化建設的經濟效益初步顯現。
(四)物流業信息化動態分析
隨著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對物流信息化建設的支持力度,以及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需要。預計2011年第一季度,物流企業必將強化信息化建設、加大信息化投資力度。同時,物流業信息技術的應用程度將進一步加深,電子標簽、電子單證、條形碼的應用率以及物流軟件的普及率將進一步提高;EDI等專業信息交換方式的應用普及將提升企業信息交換水平。此外,物聯網、云計算等在物流業中的推廣應用也將極大提升企業信息化的水平,為智能化物流系統奠定良好的基礎。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