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2023年經濟工作,深刻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系統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
明年物流人要怎么干?看要點梳理→
▍2024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
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要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
▍“五個必須” ?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黨的十九大以來,歷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部署。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與“發展是硬道理”一脈相承,高質量發展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推進經濟工作的根本遵循。
“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著眼于構建新發展格局,強調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和強大生產能力的優勢,使國內大循環建立在內需主動力的基礎上,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
“必須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著眼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強調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
“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這一點強調的是發展與安全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既要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也要努力實現二者的動態平衡,打好化險為夷、化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
“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以“最大的政治”為統領,強調聚焦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之義。
▍九項重點任務: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
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4年要扎實做好的九項重點任務作出部署,體現了突出重點、把握關鍵的政策導向。
一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
二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
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優化消費環境。要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重點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培育發展新動能。完善投融資機制,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建設。
三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要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持續注入強大動力。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落實一批舉措。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著力破除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要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落實金融體制改革。
四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準入,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認真解決數據跨境流動、平等參與政府采購等問題,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打造“投資中國”品牌。切實打通外籍人員來華經商、學習、旅游的堵點。抓好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的落實落地,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
五是持續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要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關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統籌好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和穩定發展,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為穩定全國經濟作出更大貢獻。
六是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
要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為底線,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為重點,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探索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標準。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
七是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
要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各類要素雙向流動,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積極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
八是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落實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
九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發展銀發經濟,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