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進軍海外,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方向,然而,因為運載汽車滾裝船的物流缺失,造成國外滾裝船企業對我國汽車出口的制肘。其實,我國造船技術并不落后,滾裝船的建造也有一定的技術積累,缺少的是經營滾裝船的決心,如何補齊滾裝船這一短板,以助力我國汽車出海呢?
一、汽車大出海,瓶頸滾裝船
人們把汽車制造業比喻為工業明珠,每一個制造業強國的誕生,總是隨著該國汽車制造工業走向巔峰而來。
完備的產業鏈條使得我國新能源車制造業成為全球工廠,汽車出口實現連續3年“三級跳”,成功超越韓國、德國、日本,成為世界最大汽車出口國,2022年出口量突破311萬輛,增速驚人,2023年汽車預期出口量或將超過400萬輛。得益于新能源技術的快速增長,以及汽車產業鏈的不斷完善,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出口量不斷增長,1-7月,新能源汽車出口達63.6萬臺,同比增長150%,保持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出口國地位。2023年慕尼黑國際車展是歐洲乃至全球最具影響力、規模最大的車展,中國參展商的數量較前年增長了一倍,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比亞迪、賽力斯、小鵬汽車等中國車企成為車展上的“生力軍”。中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顯然在新價值鏈中更有競爭力,德國總理舒爾茨在出席本屆車展開幕式時也表示:過去幾十年間,德國汽車工業分別受到來自日本和韓國的競爭;如今,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也將為德國車企提供“創新驅動力”。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形成了非常豐富的產品線,可以涵蓋不同的海外市場的需求。智能化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標簽和名片,吸引了海外市場的年輕消費者群,正以強勁姿態征服海外市場。,新能源汽車出口屢創新高對汽車運輸行業來說是利好,但有限的滾裝船成為運輸瓶頸,長期存在的汽車出口運力供需不匹配問題暴露出來,我國滾裝船運力確實不夠支撐我國新能源車及電池的出口發展需求。
從全球看,滾裝船的資源并不在我國遠洋運輸公司的手中,船舶主要注冊在日韓,全球范圍內大概有700多艘汽車滾裝船,而由中國船東運營的汽車運輸滾裝船為51艘(包括部分未交付訂單),占全球總運力不足10%,缺乏話語權。中國市場今年計劃向歐洲出口230萬輛汽車,但目前預計2023年的滾裝船運力只能滿足一半的需求,自2022年8月以來,汽車運輸滾裝船運力下降,大大推高了汽車制造商的成本,對船舶的長期投資不足導致運力緊張,推動了滾裝船的運價上漲。汽車滾裝船2020年年中最低點為10000美元/天,之后一路上漲,到2022年10月一年期租金水平已飆升至9萬美元/天,和2020年相比,汽車滾裝船運價足足漲了8倍,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運力供需嚴重失衡。國際滾裝運輸市場運價不斷上漲,讓我國很多汽車企業頭疼不已。新能源汽車與汽油車相比體積和重量更大,需要占用滾裝船更多的空間和載重噸位,所以即使同樣的運量,新能源汽車也需要占用滾裝船更多的運力。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國產滾裝船作為軍民兩用的得力工具,可提供一種有效的兩棲作戰選擇。在亞太地緣博弈愈發激烈的當下,中國解放軍正逐漸加大與民用滾裝船的聯合演習頻率,以提高自身的兩棲作戰能力。中國解放軍舉行了軍民一體化遠程力量投送演習,萬噸滾裝船再次出現在演習現場,成為參演某旅的核心運輸力量。因此,掌握滾裝船的話語權不僅是助力新能源汽車出口,還關系到祖國的海上長城。二、補鏈滾裝船,制造有基礎國產汽車的國際競爭力會持續增強,出口規模也會持續上升,運力供需失衡問題亟待解決。中國車企的全球化進程正當時,爭需補足滾裝船運輸這個鏈條,就目前來說,我國滾裝船運力確實不夠支撐新能源車及電池的出口需求,長遠來說,支撐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海外拓展,必須有強有力的滾裝船隊的支持。
在我國新能源汽車遠征海外之際,有限的船舶運力,直接影響了這一進程,今年5月份,6500CEU滾裝船的日租金達11萬美元/天,較去年同期的6萬美元/天上漲83.3%,而且還是一艙難求,使我國新能源車企因物流不能按時交車,而且還背上了沉重負擔。如何緩解當前國內汽車企業出口中的運輸“瓶頸”,如何拓展出口運力呢?最直接的辦法當然是造船,然而造船需要時間,滾裝船的建造周期一般為兩年左右,權宜之計則是通過集裝箱運輸汽車,業內簡稱為“散改集”,另外也冀希望于中歐班列。就目前來說,集裝箱船的運輸,對無法獲得額外滾裝船運力的整車廠是一個有吸引力的解決方案。滾裝運輸和集裝箱運輸之間可用運力的轉換當然是一個好消息,行業巨頭特斯拉增加了在上海超級工廠的交付量,也不得不把集裝箱運輸加入其上海工廠的出口方案。相比滾裝船,集裝箱船運價目前接近底部,這是優勢,但一樣的噸位,運輸量相對滾裝船少了許多,并且集裝箱船運輸新能源車屬于危險品,各種申報手續及收費會復雜。還有,集裝箱運輸對汽車尺寸有嚴格限制,裝卸過程繁瑣,裝箱作業較復雜且容易產生貨損。
并且,還有諸多要求,如全球集裝箱巨頭達飛海運要求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只能申報為危險品,并使用冷藏箱運輸,并規定,裝運的車輛在裝箱時,電池電量不超過40%。也有航運企業通過多用途船舶加裝專用框架來承運汽車,例如中遠海運用多用途紙漿船加載新研發的“可折疊商品車專用框架”,順利裝載1100多臺商品車出海,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新能源車中的工程車及客車,因車輛體積較大、還是滾裝船裝運最理想。去年11月,就有一列裝載著100臺東風嵐圖新能源車的中歐班列,從中鐵聯集武漢中心站駛出,經二連浩特口岸出境發往歐洲,截至今年5月,至少17個省市有中歐班列汽車專列,缺點是中歐班列運輸艙位不足且成本較高,不是長久之策。長久之計,歸根結底還是滾裝船,滾裝船可以通過踏板,使車輛自行駛上或駛下,具有顯著的專業性和便捷性優勢,通常是運輸遠洋汽車的首選。從根本上解決海上運力不足的情況,還需要擴大滾裝船自造規模。商務部就表示,鼓勵我國航運公司加快建設滾裝船隊,擴大汽車出口運力。其實,建造滾裝船,我國已是進行式,2022年12月5日,招商輪船就發布公告,表示將新建造多艘汽車滾裝運輸船。
為了應對海外快速擴張帶來的運輸需求,頭部車企也都開始下場造船:2022年1月,上汽集團與中國船舶集團簽署協議,定制兩艘7600車位的遠洋滾裝船;3月,上汽安吉物流招標3艘7800車位天然氣雙燃料汽車運輸船建造項目;比亞迪傳出計劃斥資50億元,訂造6-8艘7700車位雙燃料汽車運輸船。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能夠掌握滾裝船的建造技術,我國是自主研發巨型滾裝船的少數國家之一,而且,作為制造強國,當前我國滾裝船的建造有雄厚的實力。年初,上海外高橋造船廠聯合中國船舶與意大利Grimaldi集團簽署5艘9000CEU汽車運輸船(PCTC)建造合同。廣船國際于2021年斬獲首個汽車運輸船訂單,并在近兩年內累計承接汽車運輸船訂單25艘。招商金陵,是中國滾裝船建造的龍頭企業,與全球汽車運輸船公司老大Wallenius Wilhelmsen敲定首份12艘全球最大甲醇雙燃料汽車運輸船,再次登上了全球汽車運輸船訂單的榜首。其中4艘船還將采用氨燃料預留(ammonia-ready)設計,以便在未來可以安全可靠地應用氨燃料時立即進行改裝。招商金陵,主打船型均為領先型或新一代的滾裝船產品,作為國內建造滾裝船最早、交付數量最多、產品型號最全的滾裝船制造企業,截至2023年3月已累計交付各型滾裝船58艘,交付數量占全球市場15.1%,船東主要是來自于日本、新加坡、意大利和國內的大型高端航運企業,訂單計劃已排至2026年。
金陵船廠深耕滾裝船細分市場,深化工藝工法改進,打破關鍵技術壁壘,設計制造的兩個滾裝船型同時入選世界名船錄,以滾裝船為“拳頭”優勢產品,推動大型滾裝船譜系船型的自主研發和綠色升級,在滾裝船混合動力應用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已成功打造滾裝船產品在設計和建造領域完整的產業鏈體系。更讓全球矚目的是,我國船企為美國研制建設的一艘名為切諾基的火車滾裝船,是可以跨越大洋運輸火車的巨型滾裝船,使用了較為先進的列車編組控制技術和船體穩定技術,這使得列車在不經過調整的前提下直接開進滾裝船,能夠在2小時內完成136節車皮裝載和卸除,擁有著先進動力系統和良好尾氣處理設備,完全符合美國相對嚴苛的環保標準。在造船技術領域,同樣是造船強國的日本與韓國,則不具備建造這種船舶的實力,無論是性能還是價格,都無法媲美中國產品。我國為瑞典研發和建造的滾裝船——禮諾旅行者號,上下14層停車甲板和高達8500個的停車位,還能借助自身多層高度可調的甲板和內部坡道快速調整車輛的上行通道,有效提升裝載效率。不僅能夠運輸普通的小汽車,還有重型卡車,甚至一些游艇和大型的農用設備上都可以輕松裝下。采用的是最新最環保的動力系,裝備了主動式氮氧化物降解系統,完全符合歐洲標準。隨著中國造船技術的逐漸提高,接下來中國不僅能建造裝載9100輛汽車的超級滾裝輪,而且還能建設體型更大、容量更高的車輛滾裝航母。船舶的制造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發展得比較好的一個行業,自主研發的巨型滾裝船一定會成為世界標桿。滾裝船在運輸規模和空間利用率上具有優勢,但它仍然需要依托港口才能高效裝卸。因此,除了滾裝船,港口等設施也要配套,上海是長三角汽車制造的龍頭,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通碼頭作為全國最大的滾裝汽車碼頭,承擔著汽車出口任務,航線遍布世界各地。
上半年,廣州港南沙港區沙仔島汽車作業區外貿滾裝汽車吞吐量達到92671輛,較去年同期增長45.88%,上海南港碼頭汽車出口超15萬輛,同比增長186%。福建口岸也全力打造整車出口重要海運樞紐,廈門港已成為全國新能源車出口的重要海運樞紐。繼廈門外貿汽車滾裝出口后,1月26日,福州港江陰港區完成首單外貿汽車滾裝出口業務,3月15日,寧德港三都澳港區完成首次外貿商品車滾裝出口。9月4日,1580輛撫州比亞迪基地生產的海豚新能源電動汽車,在深汕小漠國際物流港裝船作業,這是小漠國際物流港首次以獨立包船模式出口新能源汽車,更是刷新了開港以來新能源汽車單次最大出運量記錄。從更長遠的未來看,從汽車工業國際競爭的角度看,滾裝船船隊的組建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全球新能源車滲透率仍有較大上升空間,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出口將繼續加速,必將帶動運輸及造船產業鏈整體增長,在今后汽車出口規模日益增大的過程中,尋求滾裝船依舊是海上貨運的首要目標。
結語:新能源汽車的出口猛增,讓我們驕傲,然而,不久的將來,中國滾裝船將國產汽車運送到歐洲或者美國進行銷售的那天,才是最值得驕傲的日子,在各方的努力下,相信未來必能快速突破運力瓶頸,保障國產汽車快速“出海”。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