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放眼天下,幾乎所有人都在為馬云和他的阿里唱贊歌,尤其是那些個馬云迷們。很少有人質疑淘寶和天貓,更不用說反對了。有的人甚至數典忘祖,直接稱呼馬云為馬爸爸,這些人真不知道他們的親爸爸怎么想。
其實這是不正常的。當一件事情大家眾口一詞時,往往就不正常了。不是有詐,就是有人故意為之,只是當事者往往并不知道。
電商肯定是好的商業模式之一,它比傳統零售,有天然的優勢。如利用網絡優勢,可以輕松的做全國甚至全世界的生意。從理論上講,購物再也沒有地域的限制了。你在北京開一家網店,家在云南貴州的某個山村里也可以買到你的貨。這是電商帶給世人的福利,這在二十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電子商務是計算機網絡發展的必然產物。
但電商的劣勢也很明顯:假貨盛行就是一個最大的硬傷。現在在淘寶購物,最大的問題依然是假劣偽貨橫行,前有報道,就連國內的很多快遞公司都在與制假售假者沆瀣一氣,做生意沒有了底線。古人云,無商不奸。這多少給廣大的做正當生意的商人們貼上了一個不太公平的標簽,但在缺乏監管的市場里,的確有眾多的無良商人從事著沒有道德底線的買賣,坑害了無數的消費者,也敗壞了商業群體的聲譽。
很多人認為電商比線下成本低,貨物要便宜,理由是因為線上不需要賣場,沒有租金。猛一看,頗有道理,事實上,這是一個天大的謊言。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的電商都處于虧損狀態,就是一個明證。而真實的成本,由于要支付昂貴的倉儲配送成本,要維護龐大的計算機系統,線上未必比線下成本低,有些甚至遠遠高于線下。很多電商都是在賠本賺吆喝,卻希望有朝一日能跟京東、阿里一樣上市,虧了生意,卻賺取了股民的錢。
再說說“11.11”購物節。不可否認,馬云創造的“11.11”購物節,對中國電商的發展起到了啟蒙的作用和巨大的推動作用,開始的幾年,的確有的商家通過打折以博取眼球,擴大知名度,讓消費者占到了些許便宜。但隨著這一活動的不斷發展,一些變味的商業行為浮上了水面。有的商家故意在節日到來前幾個月抬高物價,到購物節這一天再“降價”,讓人感到很實惠,這其實就是一些老掉牙的打折套路,也是一種商業的騙術,先揚后抑,利用消費者貪小便宜的心理。據說有很多商家一年就做這一天的生意。還有的商家利用這一天打折促銷,將過期商品統統處理干凈,在行業中形象的稱電商為“下水道”。當然,隨著購物節的變味,很多商家被天貓、淘寶挾持,強制降價,這已經不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了,我相信,廣大商家對此是深惡痛絕的。
我之所以堅決反對“11.11”購物節,主要原因還不在于上述所言。事實上,馬云發明的購物節,首先是破壞了整個商業環境,其次是造成了巨大浪費。
商業環境是什么呢?簡單來說就是商業規矩。買賣公平,童叟無欺。馬云通過平臺的壟斷地位,一方面使廣大商家為了生存,不得已互相傾軋,低價傾銷,攪亂了整個商業環境,另一方面自己又穩賺不賠,收取高額的“場地”費。茫茫商海,只富了馬云一人。成千上萬的商家,前赴后繼,盡成為馬云的打工仔,到頭來十人九虧,欲哭無淚。馬云號稱自己的公司造就了幾百萬的就業崗位,殊不知他更是打破了幾千萬人的飯碗。有人說線下店已經過時,淘汰是必然的,怪不得馬云。聽上去也是有道理,君不見聞名全球的柯達不也破產了嗎?但事實上,大多數的電商都是通過惡性競爭以擴展市場,或自愿,或被強迫,而淘寶、天貓作為平臺的壟斷者和管理者,不是約束其行為,而是推波助瀾,這恰恰是商業規則所不允許的。京東到現在還在虧損,何時才能盈利呢?是不是要等到所有競爭對手都倒下嗎?
自古從商者均將“誠信”視為天條。有學者評價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種種弊端,集中表現出來的就是道德的淪喪。做官的想到的是貪腐,做生意的想到的是坑騙,就連小學生都要給班主任送禮,真是成何體統!不能不說,這種無底線的低價競爭、劣幣驅逐良幣的商業環境也是難辭其咎。所有參與者都被裹挾在其中,不能自拔,互相殺價,沒有贏家,整個市場惡性循環,烏煙瘴氣。
關于“11.11”購物節的巨大浪費,自不必多言。首先是物流裝備的浪費,由于購物節的訂單是平時訂單的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因此,需要配置非常多的物流設備和設施,以便應付這一天的高峰需求,而平時卻非常冷清,設備閑置。購物節最開始的幾年均出現了全國性的爆倉現象,使得后來幾年,電商為了避免再次出現這一現象,開始大量投入物流裝備。這種浪費現象,目前尚沒有停歇的跡象。從物流的角度看,要盡量的避免波峰現象,而購物節卻是人為創造波峰,甚至是一個高聳入云的孤峰,這是違背客觀規律的。也注定是不能長久的。
其二是退貨比例居高不下,大量的退貨造成的浪費比物流裝備浪費更大。有專家分析,一次退貨損失相當于抵消5~8次的正常銷售。有的服裝企業,退貨率高達40~60%,其物流資源浪費不可想象。
其三是購物者浪費非常嚴重,很多人因為打折的誘惑,買了很多“沒有用處”的東西,有人就是經不住誘惑而成為剁手黨,對社會和家庭均造成很大負擔。
凡事皆應符合市場規律,才能長久。其實,對于社會需求來說,本沒有什么對錯,有一個購物節也是一件好事。問題是處于壟斷地位的平臺應該去營造一種更加理性的氛圍,維持商業的正常規則,使社會可持續發展,而不是做殺雞取卵飲鴆止渴的事。古之君子,持道中庸,給我們早就指出過猶不及的道理。馬云雖然想效法風清揚,卻不知道風清揚最為重要的不是其武功,更不是炫耀武功,而是其隱,其俠義,其無為。從這一點看,倒是背道而馳了。
在我小時候,看到我做醫生的四叔的藥房門口懸掛有對聯:但愿世人皆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這是一個醫者的仁心和道德操守。本來嘛,我們從事的是物流倉儲技術的研究工作,應該感謝電商繁榮為物流裝備創造的機會。現在無論是菜鳥還是京東,還在計劃著推廣無人倉和智能倉,對物流裝備市場更是一個利好,應該拍手稱快才對。但正如我四叔的對聯所表達的,我不忍心由于自己的騰達而使他人遭殃。
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不去參與今年“11.11”購物節,拒絕當剁手黨。如果今年的購物節冷清一些,銷量下降一些,讓大家能夠清醒一些,那就是國家之幸了。可喜的是,我身邊的人計劃參加購物節的已經很少了,因為他們要去為準備血拼的商家們的物流配送中心保駕護航。
北京伍強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研究生畢業后于北京起重運輸機械研究院工作多年,歷任計算機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物流工程部副主任,市場二處處長,副總工程師等職務。1999年獲教授級高工職稱,2002年受聘北京交通大學客座教授,2013年兼任北京物資學院人生導師。現任北京伍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擔任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理事,中國物流標準化委員會管理與技術分會副主任,中國重機協會物流與倉儲裝備分會副理事長等社會職務。
主要研究方向: 起重運輸機械、物流機械產品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有限元分析;2 物流中心與配送中心總體規劃;3 物流中心關鍵設備計算機優化;4 物流中心庫存管理系統(WMS)和控制系統(WCS)研究開發;5 物流中心動態仿真系統研究。
主要榮譽和著作論文: 獲原機械工業部優秀青年論文特等獎一次;2 獲原機械工業部科技成果一等獎一次,二等獎兩次;3 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4 發表各類科技論文60多篇,參與編寫科技圖書3本(部)。5 在1991年提出“二次懲罰法”優化設計理論,并成功應用于離散型優化系統6 在2005年 提出建設“合適的”物流系統理論。7 在2008年提出評價物流系統先進性的12項指標。8 獲2013年度中國物流技術年度人物獎。